新冠大流行结束了吗?

让我担心的还有美国应对新一轮疫情或者另一种大流行的能力。2020年1月21日,也就是美国刚刚出现了首例本土新冠病例时,我参加了美国疾控中心的媒体电话会议,当时疾控中心显得非常有条不紊。那是世卫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九天前,疾控中心已经开始在几个主要国际机场实施入境健康检查,我当时以为美国将有希望迅速将疫情的火苗熄灭。然而事态以我没有料到的方式迅速恶化。最初迎战疫情的几周黄金时间由于技术缺陷和官僚系统的人浮于事被耽搁;公共卫生部门在传递诸如谁符合新冠检测条件这类信息时含糊不清,导致许多公众从此丧失了对专家的信任。政府的分歧、缺乏计划和执行失败消耗了应对疫情的时间,甚至是生命,最终导致了美国100万人死亡的悲剧。

相比之下,中国一度因为很好地控制了疫情、同时又没有严重干扰居民生活受到了国内外的赞扬,然而在更具传染性、重症率和致死率却不高的变种出现后,仍然始终坚持清零甚至层层加码的做法如今已经备受质疑。原先的封小区变成了封城,本意想要保护的弱势群体反而先遭遇吃饭难、看病难;核酸“保质期”不断缩短,没有按要求参加核酸检测的人甚至会被拘留

前不久我在中国南方城市的一位老同事重病,同事群里大家的第一反应是“我赶紧做核酸,拿到结果马上去医院陪她”,核酸的重要性竟然达到这种不可思议的程度;但又有很多人告诉我,现在连做核酸检测的医护工作者也非常疲惫敷衍,“拭子刚蹭到门牙就缩回去了”。另一方面,为了确保这些哪怕无效的采样结果能登记上,基层工作人员也已经疲于奔命。一位在陕西某县工作的社区干部告诉我,她所在地区没有一例确诊病例,但全员核酸已经做了无数次,今年以来连周末都很少能休一天假。民众曾经配合支持疫情防控措施,为的是保护自己和其他人的安全;但现在,人们日复一日地张嘴核酸,只是为了能确保自己还能正常出门。

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常常能看到人们在发帖希望“病毒快消失”、“疫情赶紧结束”。大流行也许不会立刻结束,病毒也可能将永远在地球上站稳脚跟,但管控大流行的手段总应该有调整的那一天。当多数人都已经对疫情产生了焦虑、抑郁或者倦怠的情绪时,人们需要看到隧道尽头的一缕光。眼看就是国内的“十一”长假,担心突遭封控滞留他乡的人们或许不怎么敢放心出门,但有消息称澳门计划最早于11月欢迎中国内地旅行团回归,中国也可能放宽入境限制、开放边境旅游。对于中国,这缕光会不会已经接近了呢?

原文链接